引子-南国大爆破

在中国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时,作为失败者的蒋介石曾亲自组阁由军统特务组成的爆破总队,对即将撤退的大城市进行了有组织的大爆破。本书记述的即是这支爆破总队从组建后对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5大城市进行的大爆破,和中共地下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护厂、护城、反破坏活动的全过程。

这5大城市,对蒋介石来说,都曾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片片绿洲。上海滩的起步、广州黄埔军校的崛起、南京总统府的呼风唤雨,蒋介石的发家史无不与此紧密相联系。而四川的重庆、成都,八年抗战中,蒋介石即曾借此一块“风水宝地”,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取得殊荣。蒋介石本人也多次不无动情地称四川是“第二故乡”。然而,当蒋介石痛苦的发现这片昔日的乐土将不再为己所有时,沮丧变为愤怒,转而成为疯狂。他不惜将这片片“绿洲”上的5座大城市变为沙砾火海了。

如果能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首先给读者一个概括的轮廓,那么,综观这5大城市的破坏与反破坏规模及其内容,全过程非常形似一个充满奥秘的“宝葫芦”,读者可先从本书目录中看出。

——临解放的南京,其爆破规模属整个“宝葫芦”的颈部。规模不大,但毕竟是“宝葫芦”颈上的藤蔓,导火索由此燃起。大爆破的第一柱浓烟就是先从长江北岸的浦口冲向天空的,继而响入南岸的南京城。军统爆破总队以秘携炸药的装甲车启爆了火车站,炸毁了飞机场等一些重要设施,然后又一路随爆随撤,炸垮了京沪沿线的公路、铁路桥。而作为蒋介石权力象征的总统府,虽也标上了爆破图,但在最后却奇怪地保存了下来,个中蹊跷也许只有蒋介石一个人说得清楚。

——临解放的上海,其爆破规模属整个“宝葫芦”的上半部。略小于下半部,而在整个“宝葫芦”中又是较大的。当解放的炮声响起在黄浦江边时,“下野”的蒋介石再也顾不得在家乡休闲度日,慌忙从溪口乘兵舰来到这里亲自部署。大爆炸声先环城响了近周,国民党政府自己统计的数字,即说第一批就有80万人的房屋奉蒋命被摧毁,金库中的黄金、白银被席卷而去,为此给历史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临解放的广州,其爆破规模属整个“宝葫芦”的腰部,大于颈部,但又小于上下两个凸出部。美丽的海滨城市,曾一时如天崩地裂,黑烟翻滚,海珠大铁桥的被炸翻,可谓是广州整个大爆破中较为沉痛的一幕。

重庆、成都的大爆破,是整个“宝葫芦”的底部,尤其是重庆,其规模是几个被爆破城市中最大的。

——临解放的重庆,成了一座炸药库。冲天的火光,撼天震地的爆炸,在重庆的上空此伏彼起。蒋经国在随父逃离重庆时的日记中曾经这样记载道:“周围各兵工厂爆炸之声又四起,连续不绝。”解放后,文艺工作者曾以此为大背景,编导过许多惊险离奇的故事,结局似乎都是导火索闪着蓝光,却最终被机智勇敢的共产党员拔掉。人们始终没有听到过像蒋经国描述的那种爆炸声。历史的本来面目变得那样扑朔迷离。

——临解放的成都,同样也是一座炸药库。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此地又是蒋介石最后魂别四川,魂别大陆的地方。从此,他再也没有踏上过大陆半步。输红了眼的蒋介石更不惜将成都毁如齑粉。他布置了多路爆破队活动于城中,多起大爆破阴谋相继在各处展开。然而,对于这些历史事实,世人竟鲜有所知,成都大爆破的真相比重庆大爆破更令人不可捉摸。

那么,历史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呢?笔者在走访了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地近百名当事人以及查阅了许多史籍档案后,不揣浅陋地想把这几十年前的一幕,用文字报告给大家,旨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了那确实发生过的震耳欲聋的大爆炸声,不要忘记了那些为了不使爆炸声“连续不绝”而献身的和活着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