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社会、每个时代所定义的英雄都不大一样。大致上说来,我们赋予英雄的定义越来越狭小。现在社会堪称升平,我们所称颂的英雄,是符合社会规范的,例如不顾一切进入火场救人的消警、为贫苦学童提供营养午餐的爱心妈妈、揭发工程弊案的立委等等。也就是说,当今社会所认可的英雄,是社会法治、伦理道统的模范生第一名,褒奖这些人,就是鼓励大家都向他们看齐。其实这些英雄,不过就是“好人”①而已。
我认为,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是从众的。
英雄具有强烈的“对抗”气质,是颠覆的,是具有惊人破坏性的,在大家都赞成的时候能勇敢抗议,在所有人摇头的时候他义正严词捍卫想法的那种人,必要的时候,英雄还要能撕裂自己与众人间的情感,捍卫“自己信守的价值”。
拿金庸小说里最出名的两位大侠,郭靖与杨过的比较好了。郭靖是标准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模范生,尊师重道,保疆卫土,许多情节我们看得慷慨激昂,但在杨过与小龙女的师生恋爆发的时候,我们见识到郭靖一味将社会规范枷锁于两位小朋友上,显得怯懦、不可情喻。而杨过则是一路反对礼教到底,他重视的是心中的对错,而不是大家告诉他的对错,所以杨过在抵抗世俗目光时,我们感到很痛快,当他执意与小龙女在迂腐居首的全真教大殿成婚,那目空一切的气魄我激赏。如果要办一场角色喜好投票,杨过十之八九会赢郭靖。
这并不是说,反抗众人的必能称英雄,也不是说,英雄心中的对才是对,众人长年死守的东西就是迂腐。我们每个人分辨对与不对的标准,一定不会完全跟众人一样太过分坚持实践自己的喜好而不管别人怎么想的人,进进出出监狱也是在所难免,两大两小的长庚溜鸟侠在程度上也算是信守承诺的英雄,到底还是被长庚钉了个满头包。能相信自己到愿意挺身而出、实践理念的那人,才具有英雄特质的起点。
所以英雄其实是很危险的,他挑战着集体的价值,捍卫着的,是自己。
也因为英雄真正对抗的,并不是集体共同的敌人(如帮助汉朝对抗匈奴的将军们,在我眼中就不是完整的英雄),光是带着集体对抗公认的仇敌,英雄不过是集体价值的容器(在《狼嚎》里,狄米特就是屈从于众人错误期待的命运的容器),彰显不出真正的道德勇气,只见粗暴地以众人之名行战斗之实的武将罢了。
英雄的敌人是集体本身,这个集体拥有压垮英雄的所有条件,英雄的亲人、朋友、社会,要反抗这一切,确是需要跨越众人的勇气、承受不断被否定的痛苦。社会需要稳定,要稳定,就不能倡导英雄主义,让英雄整天吃饱饭瞎挑战社会价值,要求进步,社会讲究在体制内循序渐进地修正政策上的疏漏,而不讲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
社会不爱,但我们这群凡夫俗子还是向往英雄的。没人读《西游记》时喜欢碎碎念的唐三藏,大家都为被紧箍咒弄得头痛不已的孙悟空拍手叫好。读《三国》,读《水浒》,读《刺客列传》,无数政客、智者穿梭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