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索,路上小心哪,可别丢了路。”母亲紧紧捏着七索的手。
“既然决定要磨练,碰到苦头就得咬紧牙关硬撑下去!”父亲扛着锄头。
“七索,别再乱用成语啦!”说书老人告诫。
“知道啦,这就叫祸从口出、童言无忌!”七索颇为兴奋。
挥别了说书老人,娘与爹抓了两只已生不出蛋的老母鸡给七索后,七索便躺在运送碎谷的牛车上,打算一路搭着便车到河南嵩山脚下。
其时乃元朝至正三年,蒙古人的铁骑征战四方所向无敌,灭南宋已逾六十年。在这酷吏贪官横行的时节,要抓两只鸡当习武的束(A1)之礼可说是极不容易,七索很了解爹娘疼爱自己的心意,也感激弟弟妹妹们分担农忙重务让他无后顾之忧,全为了一圆自己的梦想。
说起来自己真是自私,但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七索也没挂碍这么多,只要习得上乘武功,即使只当个小侠也能回馈乡里,让爹娘大大露脸一番。
嵩山为五岳之一,由两座群山组成,东为太室,西为少室,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坐落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因武技扬名于世约始于隋末。当时少林十三武僧应秦王李世民之邀参加讨平王世充的战役,十三武僧凭借超凡绝艺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逼降了王世充。胜利后论功行赏,少林被赐与大量的田地、银两,并赐“立僧兵”、“酒肉”等荣宠,自此少林武功便扬威天下,各路英雄莫不崇仰。
换了好几趟运粮载谷的牛车总算行经五乳峰脚,七索便提着两只老母鸡跳下,赤着脚走上通往少林的千级阶梯。听说书老人提过,这阶梯有一千九百四十九层,若是无法一口气走到寺门口,就表示身子太差还是别进少林为妙,免得误了自己也拖累少林招牌。
七索这农村孩子别的没有,精力倒很旺盛,干脆拔足往上跑去,一面观察脚底下的踏石痕迹。老人说,少林和尚每天得来回阶梯挑水十次,直到两肩平稳、下盘凝练、两桶井水滴水不漏后,始有资格挑战十八铜人阵下山,也因此石阶上都是众僧日积月累踩踏出的痕迹。
“奇怪,就我一个人在跑,没见着什么挑水僧啊?”七索狐疑,看看前方,望望后面。只有将阶梯环抱住的苍穹松林。
正当七索怀疑老师傅所说的少林武僧训练方式是否真实时,一个简陋的测字摊大剌剌地摆在阶梯中央,写着“字字真金”四字的破布绑在一个竹竿上。
旗杆有气无力随风晃动着,这摊子简陋得连张破椅破桌都没有。
识字的七索忍不住停下脚步。
一位中年大叔蹲在摊子旁大树下吃烧饼,一看见七索便笑呵呵地挥手招呼。
“小兄弟,上少林学武功啊?”大叔一身落魄秀才的模样,却掩藏不住眼里的点点聪明。
“是啊。”七索打量着大叔。
“瞧你一个人,光提着两只鸡,实话劝你一句,还是别瞎学什么武功了,把鸡留着祭自己的五脏庙吧!”大叔并没有起身,满脸的烧饼芝麻。
“怎说?两只鸡难道不够学费吗?”七索好奇。听说学费只是个表象,毕竟和尚吃素不吃鸡,鸡等于是送给寺方、再由寺方转送给山下贫苦佃农的礼物。
“区区两只鸡,那些臭和尚哪看得上眼?当我算命的费用倒堪堪足够。”大叔嚼着烧饼哈哈大笑。
此时阶梯下方传来嗨呦嗨呦的喘息声,远远的,一群庄稼汉抬着一顶大轿子踏着阶梯,大轿子的帘布是掀开的,有个大胖子在里头摇着扇子,一脸热得发晕。
大叔赶紧将吃到一半的烧饼放在树下,起身拍拍身上的土屑。
“客人上门(A2)!”大叔笑嘻嘻地迎轿。
七索从没踏出离家十里的地方,就是仗着乡下人胆子粗大直闯嵩山少林本寺,但七索知道还有很多细微的有趣事情并不能从说书老人的故事里知晓,于是提着两只老母鸡,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测字大叔与大胖子怎么个交际。
“公子爷,上少林学武功是吧?”大叔堆满笑脸,躬身挡住轿。
“是又怎样?滚一边去!”大胖子不耐烦地说。
“瞧公子爷体魄壮健,进少林学武功不出三月必能尽得七十二绝技真传,扬名江湖自是在所难免,所以小人斗胆一问,爷是否要趁早起个吉利的、响亮的江湖诨号呢?”大叔深深一揖。
“吉利的、响亮的江湖诨号?”大胖子略感不耐。
“是啊,如果公子爷在江湖上闯出一番事业,却没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让江湖豪客们传诵,岂不可惜?”大叔嬉皮笑脸的,标准的江湖术士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