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为了将和天林的借款顺利汇入内地,丹阳与和天林的代理人在上海煞有介事地签了一份合作协议:合资在沪东所购土地上建设一座娱乐城。
江汉携妻儿来到上海定居,他推荐了一位曙光冶炼厂的退休工程师担任秦岭冶炼厂厂长,周存财仍旧当副手。江汉来上海后,丹阳让他负责沪东土地的有关事宜,妻子则进入向依露的财务公司工作。
向依露对丹阳说,预计今年的财务收入较去年要大幅下降,估计年底时总利润不会超过一千万元。丹阳由于借到和天林的钱,心境一直很好,他说:“今年就这样了,来年再说吧。你可以从财务的角度拿出一份建议书。”
向依露说:“财务建议书我马上着手搞。我现在就向你提一个建议: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依你一个人的情绪好坏来起伏,这样太危险,你要设法改变这种局面。苏教授也有同感,有一次他向我谈了他的忧心。现在公司的摊子越来越大,如果不脱离家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公司的发展肯定要受到制约。”
丹阳很喜欢向依露这种直接袒露心迹的方式,他说:“小向,你说得很有道理,你所忧心的可可也提醒过我。不过公司近年来生意做得还算平稳,我就没有太上心。这样吧,我马上找苏教授,让他组织人和你一起,借鉴国际上通用的公司运作方式,结合我们的实际,搞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决策、管理方案。我知道,这些年我凡事事必躬亲,事事不放手,本人太累,效果也未必好。我衷心接受你的建议。”
向依露说:“我和司马多次谈起你,一致认为吴可最有眼光,因为她嫁给了你。”
丹阳笑了:“你说错了,应该说我和司马都有福气,因为身边都有一位才女。”
向依露不禁喜上眉梢。
这天,苏教授夫妇来到丹阳家里。
苏教授说:“丹阳,我的小女儿最近又给我生了一个外孙女,她一定让我们去住上一段时间。她电话上说,我的几个儿女在美国都盼着我们去团聚。唉,老伴几天天催,明天我们就要搭机走了。你上次说的那个课题,我已经委托我一个最得意的门生给你策划,他现在北京搞了一家很出名的咨询公司,小向他们现在已经接上手了。”
吴可偎在苏教授夫人的身边:“阿姨,你们还回来吗?我一听说你们要走,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年,我感觉你就像妈妈一样。”
苏教授夫人也很伤感,她流下泪来。
送走了苏教授夫妇,丹阳看着吴可那张离情别绪的脸:“可可,我敢保证。”
吴可问:“你保证什么?”
丹阳说:“不出半年,苏教授肯定回上海。”
吴可说:“不可能,他们的儿女都在美国,若他们孤单单地呆在上海,有什么意思呢?”
丹阳说:“苏教授他们去了美国,物质生活是没得说的。但在美国这个快节奏的国度里,他们的儿女都要忙于工作,忙于挣钱。你想呀,白天里他们的儿女都不在家,夫妇两人默然相对。老人最害怕的就是孤独,他们肯定不习惯。他们在上海有着熟悉的生活环境,有他们事业、工作的内容,因此,他们一定选择回上海。”
吴可说:“你是一个算命先生?”
丹阳说:“当然了。我就没有你那么多的离情别绪,权当他们去旅游一趟。按说吧,我最离不开苏教授,他是我的良师,说更严重一点,他简直成了我的一种精神力量。”
吴可白了他一眼:“什么精神力量?你不过想借用苏教授的智慧和信息罢了。”
在南方温暖气候中呆惯的丹阳,非常不适应上海这种湿冷的气候。丹阳多次向吴可抱怨:不管走到哪儿,浑身都是凉冰冰的,即使有空调也觉得不舒服。二月十八日即是春节,关于这个春节如何过,丹阳和吴可讨论了半天。
吴可说:“过年嘛,就是大家要团聚团聚。我很喜欢你家小城的那种气氛,我们不如开着车,慢悠悠地回去,路过南京时,也正好看看我的爸妈。”
丹阳不赞成:“去家里过年有什么意思?到处冷冰冰的。我有一个主意,这个春节我们到海南过。”
吴可浅浅一笑:“随你,你说去哪里就去哪里。”
接近年关,人们已经无心安安静静地上班,丹阳早早地把手下人放了大假。吴可在家细心收拾好了行装,两人搭上东航班机驶抵海口,人住海天大酒店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惬意地安排了行程,他们欲从中路经通什市到三亚,路上到一个地方,吴可都坚持要安安静静地住上两天,他们慢悠悠到了三亚鹿回头酒店时,已是年三十的晚上。晚餐时,酒店免费为旅客们准备了水饺,并在餐厅里点满了红蜡烛。丹阳要了一瓶五粮液,吴可也和丹阳碰了好几次杯,几杯酒喝下去,在烛光的辉映下,她的脸上现出了红晕。
两人回到客房,这是一个大套,客厅里配了一台四十四英寸的大彩电,定房时丹阳坚持要有大电视。吴可吩咐侍者,让送来了丹阳爱喝的白葡萄酒和西瓜子。八点整,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拉开了帷幕,两人倚在沙发里和电视里的人同乐。子夜钟声敲响时,伴随着晚会上的喧闹,窗外响起了一片鞭炮声。丹阳拨通家里的电话,弟弟说父母早已休息,丹阳又把电话打到南京,吴可的父母还在看电视,两人向他们祝贺了新年。
看完节目,已是凌晨两点了,丹阳不洗漱就酣然入睡,吴可看到他这改不了的毛病,无奈地摇摇头。凌晨六时,丹阳就醒来了,一旁的吴可嘴角含着笑仍在睡梦中。丹阳起床走到阳台上,看到不远处山头上那座鹿回头的塑像,他想起过去一年中所经历的艰辛,心里企盼这次海南之行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看到沉睡未醒的吴可,丹阳独自在厅间打电话,勤劳的父母早已起床,丹阳知道他们将房间又收拾一新,身上也穿上新衣,丹阳向他们拜年,并侃笑问:“给我的那份压岁钱呢?”
然后又给南京吴可的家里拨电话,向两位老人祝贺了新年,他捏起吴可的鼻子让她听电话,迷迷糊糊的吴可听到妈妈的声音才清醒过来。接下来,丹阳依次给老谢、江汉。和天林、范文宣都通了电话问候,最后,他又与和利生通了电话。
和利生哈欠连天,丹阳问他:“怎么回事?昨天晚上从深圳忙完了又回到香港?”
和利生连忙解释:“哪儿的话,昨晚几个朋友非要在家里设牌局,说是要打牌守岁,唉,这年过得真辛苦?”
“挣了多少?”
“还不错,给儿女挣了个压岁钱。”
“好兆头!”
听说丹阳在三亚,和利生脑瓜反应很快:“你的主意不错,带着老婆躲清静享清福。你等着我,我一会儿给家里人和叔叔拜完年之后,下午就带着家人去三亚。”
丹阳也很满意,这些天清清静静也渐至乏味了,来个朋友谈谈说说要好得多。
细心的吴可问丹阳:“老和的儿女来,你这个当叔叔的总得拿点压岁钱吧。我们也没带外币,人民币怎么给?”
“你找酒店的经理,给他送点新年礼物,让他帮忙换两千高价美金,不就成了。”
和利生的太太简直是一位肥婆,脸上还浓妆艳抹,和利生那瘦高的身材和她站在一起,真成了香港人常说的“瘦先生,胖太太”的典范。他们的那一双儿女煞是可爱,女儿活泼,男孩沉静,见面后,吴可给了他们每人一千美金的压岁钱,看得出,他们的家教很好,他们用眼睛询问着和利生,和利生嘿嘿一笑:“拿着吧,你们的这位大陆叔叔比你爹地还要有钱。”
和利生安顿好一家,来到了丹阳的房中,几次接触,吴可和他已经熟络起来,她很惊奇地问:“老和,你的动作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上次你在深圳还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川妹子太太,怎么一眨眼就变成一位胖太太和一双儿女,你会变魔术吧?”
丹阳在旁哈哈大笑,和利生也不愠不恼:“这很正常,比如我这位老弟吧,在这里有你这位漂亮的太太陪着,若到了香港,没准也能变出一双儿女来。”
吴可不依不饶:“你那位川妹子呢?你应该把她也带来。一夫两妻现在也很时尚,只要她们能和睦相处就行。”
和利生告饶:“好了,弟妹饶了我吧,千万别让我太太知道。那个川妹子,回四川老家过年了。”他转向丹阳:“你猜,我这次来给你带来什么好消息?”
丹阳摇摇头。
和利生道:“前几天,邓小平到武昌、上海、深圳、珠海走了一圈,现在的港台报刊像疯了一般忙着发新闻写评论。据小道消息传闻,邓小平这次讲话很开放,比如搞市场经济,他不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可以采用。和你有关的好消息关键是这一条:邓小平讲,他当初搞特区时没有把上海加进去是一个失误。从这句话中透露出的重大信息就是上海肯定要大发展,因此你的那块地肯定要值钱。我上午到叔叔家拜年的时候,叔叔说‘看样子,丹阳的这一宝可能押中了’。”
丹阳听后欣喜若狂,他急切地问道:“消息确实吗?”
和利生说:“我能骗你吗?你看,我把香港《大公报》给你带来了几份,他们和大陆的关系还是融洽的,所登的消息应该说是准确的。”说罢,和利生把他一直拿在手里的报纸递给丹阳,吴可也连忙拿过一份看起来。
和利生还在自言自语:“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不知道,还要我给你们出口转内销。”
丹阳心旌鼓荡地读着报纸,他读完抬眼看着吴可,只见吴可也是一脸灿烂的笑容。他们会心地笑了: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在这个好消息的鼓舞下,他们一起到海滨浴场游泳,丹阳和吴可玩得加倍惬意。丹阳还与和利生的儿子交上了朋友,这位初二的学生沉静的外表下思维很敏捷,惹得丹阳很喜欢。晚上,丹阳拥着吴可说:“我们也应该生一个像老和儿子那样的儿子。”
吴可白了他一眼:“生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