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如何走出婚姻围城?
自从博客开通以后,我的信件一下增加了很多许多涉及婚姻家庭。
婚姻与家庭问题我一直关注,之前写过《东方的故事》,里面大量篇幅讨论男女关系及相互间的情爱。后来的小说也多有爱情因素。但我并不是这方面的咨询专家,因此有时会将其中一些信件放上博客,与朋友们一起讨论。当然,这类信件我会做某种处理,不涉及隐私,也不被家人觉察。
以下是最近收到的一封信,信中这样说:
也许是内心的困惑太多,也许生活总需要突破。
我经常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爱情?爱情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爱情是可以描绘的吗,还是只是在意念之间?爱情是可以使人生绚丽多彩,但这绚丽的光彩能维持多久?
人为什么要走入婚姻?是为了两人的长久守候,还是结束孤独的个体生活,还是只为了走入婚姻,还是为了拥有一个孩子?婚姻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爱情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单恋是否是爱情?是否两情相悦才是爱情?
爱情爱的到底是什么?在变化不定的人生中,相爱的双方在变化着,成长着,也许岁月的洗礼让双方更加回归自我,或变化为另一个自己都未想到的状况,当爱着的双方不再有当初的感觉时,两人是否还要守候,为了当初的誓言?如果双方已经走入婚姻,这时如何去办?
你相信一个没有爱情,但是有友情和亲情的婚姻的存在吗?我想我的婚姻就是这样,也许我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感情是否算爱情。我们的一些做事风格、做事方法及一些爱好都有不同,但是我们都能善良地对待他人,坦诚地对待彼此。可是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却有差异,令我痛苦和遗憾。这种状况在我准备走入婚姻时就已经存在,原以为时间会改变这一切,但是,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差异上,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孤单。
我不知道是否应维持这种婚姻,没有爱情的婚姻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我希望孩子不再犯我的错误。因为我的婚姻就是我父母婚姻的重演,我一直以为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我也一直遵守着他们的行事准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没有减少。如何抉择,真是一道难解的题。
看了这封信,一开始我觉得不必回信,写信的朋友显然有相当的文化教养,非常理性,也许她只是想说说话而已。
人有时就怕想说话都找不到人听,那才是真正的孤单。
其实,每个人面对困境时,往往感觉都是孤单的。但如果知道自己面对的东西是许多人曾经或正在面对的,可能就会觉得不那么孤单了。相信这位朋友信中所述在许多家庭都存在,甚至在一些外人看来非常美满的家庭中存在。
她提到选择。是的,人生就要进行不断的选择,而任何选择都不可能只有利而无弊,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从来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是利大于弊而已。而对利弊的衡量和判断,每个人是不同的。许多官场的人视官阶如命,只要仕途顺畅,什么都可以干出来。而一些在商场征战的人理所当然地以挣钱多为目的,只要生意做大了,哪怕良心上有所亏欠也在所不惜。
在婚姻的选择中,也同样有各种因素的介入。有些人重外貌,有些人重人品,还有的人重视家庭背景、文化教养、工资收入等等,自然,好的婚姻不可缺少爱情。但我们也知道不少原本没有爱情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了解的男女相携走过几十年后,成就了幸福的婚姻。这在长期实行包办婚姻的中国社会并不鲜见。
选择婚姻和维系婚姻时哪一种因素起了决定作用,除了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当然与当事双方的价值观有直接关系。重视子女的人可能会把子女成长的环境放在第一位,而重视自身生活质量的人可能觉得独立更重要。许多有文化的人,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理解重于其他,如此等等。
如果是自由选择的婚姻,我想,不论当时是否有其他种种考虑,爱情应当是存在的。但我理解,爱情并不完全等同于激情,再炽热的激情也只是一瞬,在燃烧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彩,然后熄灭,不可能永远那么眩目。接下来的却是真正的长相厮守,彼此搀扶着经历曲折,牵挂着对方的冷暖安危。
我近来看到一篇报道,讲器官移植的。这篇文章说,夫妻间相互捐赠器官,往往比陌生人的捐赠效果要好得多。这是目前在医学上也无法解释的现象,因为夫妻在血缘上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
朋友,你希望什么样的婚姻?如果你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你会坚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