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把诡辩与符合逻辑的讨论混为一谈,这两者似是而非。当讨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时,满怀自信地与别人激烈争论的人,他们使会场的气氛显得非常热烈,这些人的发言大多属于诡辩,他们的目的在于谋求自身的利益。诡辩也是符合逻辑的,稍一疏忽,我们便会陷入诡辩者的逻辑。正因为如此,在倾听对方的发言、提出问题或说服对方时,我们必须像韦尔奇那样集中自己的全部精神。
在欧美有一个常用的词,即“sophisticate”,“sophist”这个词的意思是雄辩家,原本是一个贬义词。在喜欢辩论的中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能言善辩的人靠花言巧语哄骗周围的人,把国家引向歧途,被诸侯国吞并,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古希腊也曾经出现过为数众多的雄辩家。
然而此后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以自己的理论代替了雄辩家的诡辩。亚里士多德在《诡辩驳议》的开头这样写道:“诡辩性质的驳斥看上去像是驳斥,这种言论实际上只不过是荒谬的推理(谬论)而已。”换言之,无论口齿如何爽利,听起来多么动听,在由事实推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中,都包含着谬误。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恶意或贪婪的意图,但在忽略这种谬误的情况下反复进行讨论,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
不少诡辩利用人们先入为主的心理。比如:我们公司在这方面从未有过成功的尝试;日本人不习惯这种想法;如果中国允许侵犯其领海的话,我们的版图不知会划到什么地方;全家人本应该在一起生活等等。对于由此类前提引发的讨论,我们必须加以注意。从普遍的观点而言,这些说法无可非议,但以此为前提推出的结论却是建立在感情和情绪的基础之上,而缺乏证据与逻辑。
我们必须能够从某人发言的前后逻辑或开场白中捕捉到与此后进行的讨论之间的矛盾之处,为此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此外,参加讨论的人身份与地位各异,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倾听来自各种视点与角度的意见。此时不要受“发言者是谁”的影响。养成关注“说的是什么”的习惯至关重要。倾听别人的意见非常重要,也应该尊重别人的意见,但由这些意见推出的结论则必须具备确凿的证据并符合逻辑。
我们还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当人们的意见惊人地一致时,回到讨论的出发点,重新审视结论的依据与议论的主旨。这是因为正是在这种时候,才最有可能受到“现代雄辩家”的影响。在发言的开场白中加上“某某先生说”,比如某位学术权威、有名的经营者或公司内部的权威,此类意见中大多潜藏着某种偏见。如果囫囵吞枣地接受这样的意见,便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也无法也无法锻炼自己讨论问题的能力。
当然,我并不是说对任何意见都要给予反驳。动不动就怀疑别人主张的人,是不会怀疑自己的,因此他们最终会走向诡辩。我们应该倾听的是对方说了些什么。如果把精神集中到对方“说了些什么”这一点上,所要讨论的事情的轮廓则会变得清晰起来,事情的本质终将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