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影与光明-重见光明

重见光明--第四章电影与光明

在我逐渐失明的最初几年,大约1972年左右,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名为《自由蝴蝶》的影片,它深深地打动了我。影片的主人公名叫唐贝克,他是一位受到父母宠爱的青年盲人。他置身体与社交上的种种不便于不顾,决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他说服了对他百般呵护的母亲,让他到圣弗兰西斯科的一所公寓里独立生活两个月。

那座公寓是盲人世界的一个缩影,一切以盲人的意志为转移。貌似凌乱,实际上井然有序。任何东西一旦放错了位置,不但变得毫无用处,而且形同虚设。烟灰缸放错了桌子无异于放到了火星。观众通过一位19岁的女演员吉尔(由戈尔迪霍恩扮演)进入了这个世界,她住在唐的隔壁,是一位富于幻想和热情向上的女子。当她第一次来到唐的房间时,简直无法适应这个有条不紊的天地。如果挪动一下烟灰缸,他的烟灰就会弹到桌面上。此刻,我的头脑中联想起各种有关回忆不知不觉中移动了玻璃杯;咖啡杯掉在地下摔得粉碎;笔记随手一放就再也找不到了。

毋庸讳言,《自由蝴蝶》是一部令人伤感的作品,但它表达的正是我在失明早期开始体会到的情感。例如,下雨的一天,吉尔提议席地而坐,一起吃土豆沙拉和萨拉米香肠。可唐想出了一个更妙主意:让我们去海边儿吧!他知道一处长满棕榈树的僻静的沙滩。它在哪儿?桌子那边就是。如果你双目失明,它就会更清楚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记得有一次,我和雪莉看戏时感到极其得意,那是根据《毛发》改编而成的舞台演出。在那幕经过广泛宣传而人人皆知的裸戏中,音乐渲染加上内心想象使我感到十分煽情。雪莉抱怨说,舞台上的光线太暗了,几乎什么也看不清。然而,我头脑中的舞台却是一片光明,辉煌灿烂。

我读瑟伯的作品时也有过同样的感触,他在书中抱怨巴黎的一家夜总会说:“直到清晨五点,我在乐队的伴奏下开始唱歌时才知道,在此之前的演出全是脱衣舞一类的东西。”他们至少应该向我讲明,他悲哀地讲道,或者从我喝香槟酒的帐单中减去四个美元。他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要求允许他“在姑娘们脱衣服时用手抚摸她们。”在伦敦的一部滑稽小品中,英国文职官员戴维布莱克霍尔受到了更为精彩的欢迎:“巴斯蒂,他看不见。就让他以盲人的方式检查你一下吧。”人们的想象力,竟是如此丰富!

我认为这正是影片《自由蝴蝶》的精华所在。盲人与正常人的竞争关键在于想象。不论听觉和触觉变得多么敏锐,想象力必须丰富。只有这样,盲人才能超过正常人。

“对于失明不要感到难为情”,唐说,“人们总是抱有心理负担。”我想,我的父母就是如此,他们对我的那种无边溺爱正是他们潜意识中对我失明感到内疚的一种表现。我怀疑,他们是否也和吉尔一样认为“盲人十分古怪”。即使我的父母不是这样,很多人都是如此。这种感觉使人们容易产生心理局限或窘迫不安。尽管明白这个道理,但我依然感到自己可能会变得十分“古怪”,我的世界逐渐模糊,需要用耳朵洞察一切,对外界的恐惧可能会使自己的脾气发生改变。

吉尔和唐发现,视觉健全者与盲人之间可以打开一条门缝。这个比喻的意思是,光明与黑暗世界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沟通渠道。吉尔成为了唐的爱人,光明战胜了黑暗。在人们眼中,唐不再是备受误解的“偷窥者汤姆1”了,她“解放”了他,带他去大商店购买新衣服。他们以性为基础结合到一起。

作为二人世界以外的第三者,唐的母亲(以及我的母亲)尽管认为他们十分班配,但他们无法理解光明与黑暗能够彼此相安,因而感到惶恐。唐试图从盲人与明眼人的结合中获得独立,可一旦从这方面去证明他的价值却使他感到受到伤害。他懂得迪伦托马斯1的诗句:“我无法坦然地走入黑暗,我对日渐消失的光明暴怒不已。”然而,此刻我和雪莉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心境坦然地步入了我的黑夜。”

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促使我对盲人律师哈罗德克伦茨展开研究。借助一本有声读物,我阅读了他的自传《与风赛跑》。书中使我感兴趣的是克伦茨童年时代的遭遇,这是我没有经历过的。七岁的时候,由于双目失明,男孩子们对他百般嘲弄,女孩子们则围着他一边跳舞一边唱道:“你看不见,你看不见。”有一位妈妈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儿,因为他是瞎子。到了九岁,他下定决心“不做盲人世界里的盲人。”说得好,哈罗德,我要和你永在。

多年以后,我对大学里的一位盲人女士说,我觉得克伦茨对遭受别人欺辱的事过于耿耿于怀。她不愿说我孤陋寡闻,而是皱皱眉头道:她认为克伦茨的话恰如其分。她小的时候就被一个骂她是瞎子的男孩打得鼻破血流,此外还有很多其他遭遇。她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其他孩子嫉妒盲人儿童,因为他们与众不同,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因此便恶作剧。

现在我知道了她是对的。我阅读了拉塞尔描写遭受顽童戏耍的故事。他们把一只涂上胡椒的青苹果递给他,“脸上泛着诡秘的笑容,眼睛里面闪烁着得意的光芒,我完全在他们的摆布之下,但他们却毫不留情。”他认为,其他孩子害怕盲童,因为不知道如何与盲童一起玩耍。

我听说盲人因为别人说他们是骗子而遭受袭击。有一个在盲人世界里广泛流传的故事,一名警察痛打了一位盲人,因为他手里拿着导盲杆却在阅读报纸。

“我妈妈就是瞎子,”警察向这位误以为是骗子的人吼道。后来,他突然发现那人的报纸是倒拿在手中的。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盲人心中的愤怒远远超过他们所受到的伤害。因此我认识到,与社会上其他受到敌视的少数群体一样,盲人如果要使自己变得坚强和富于想象,就必须像克伦茨那样积极地争取独立。克伦茨认为,他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原因在于朋友们没有对他的失明姑息迁就。例如他说,一个朋友“认为我能和他一样爬树或翻跃篱笆,而我确实具有这种能力。”这样的朋友是不容易找到的。

看电影是我们当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直乐此不疲。尽管人物的形象、动作以及色彩在我眼前变得越来越模糊,但精彩的对话,出色的音响效果和独具匠心的制作,仍为我带来不少乐趣。用心倾听影片的背景音乐是调动情感的一种手法。通过影片的声音去揣摩宏伟的场面、燃烧的激情和欲望、人物的追求以及各种神秘的场面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

看电影时,我坐在远离他人的地方,以便雪莉为我讲解。当然,这种方法并非屡试屡爽。看《上帝发疯了》这部影片时,雪莉不停地捧腹大笑,而我却无动于衷。字幕是另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尽管我们躲得老远,由雪莉为我朗读字幕,但这样做毕竟太麻烦了。因此,《Z》成为了我们看的最后一部外国电影,此后不再涉足字幕影片。

对我来说,动作少而对话多的影片是最适合的,《和安德烈吃晚饭》就是这种作品中的佳作。影片讲的是两个男人一起吃晚饭的故事。他们一个纵情声色,一个热衷学问,边用餐边倾心交谈。我看不到的饭桌上的情景,但能感觉出菜肴在影片中起的重要作用。我的脑海中涌现出脆皮鸡、冒泡的沙司和脆嫩爽口的芦笋。我头脑中的菜谱与影片声音所表达的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一次观看一部名叫《E.T.》的影片时,我们碰巧坐在一群孩子后面,他们是河畔聋哑学校的学生。他们去电影院为的是视觉上的享受,而我完全是为了去听声音。聋哑人生活在可视的世界里,那里一切都是直观的,永久而稳定;而我却生活在飘忽不定的声音世界中。在电影院里,除了我与雪莉的座位之外,其他空间对我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聋哑学生而言,那里的一切都是空间,从模糊的墙壁和通道,乃至银幕上的广阔天地。这里,我想说明的不是盲人与聋哑人之间的区别,而是他们在昏暗的电影院里对世界感知方式上的不同。

我发现很多头脑清醒的盲人作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其中领悟最深的是我提到过的那个名叫雅克·吕塞朗的法国人1。他八岁起双目失明。他记得童年时,别人家孩子的母亲不让他们同自己玩耍,因为他是瞎子。他为他们难过,同时为所有受到所谓保护的盲人而感到悲伤,因为他们失去了用另一“视觉”了解世界的机会。对于盲人儿童而言,吕塞朗说,最大的危险莫过于视力健全者的想象,他们认为视觉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手段,以耳代目非但不行,而且这种“看”法十分可笑。吕塞朗感到最难过的事情之一是他与一名盲童玩耍的经历,在这种误导下他彻底失明了。吕塞朗的“第二生命”是一条充满“光明与欢乐”的小溪。他说:“我沿着溪水在岸边行走,与目的地越来越近。它打开了我的心扉,将我带入到一个所在,一个岩洞之中。那里有我发生过的一切,它们回旋激荡,良久不绝。”

几乎所有盲人作家都热衷于谈论光明,这是能够理解的。然而,他们对于光明的看法通常是相对黑暗而已。玛丽·梅科伊将其称之为“形影不离”的黑暗和“野兽”,尽管如此,它们最终还是让位于光明。梅科伊学识渊博,喜好巴尔托克2和芭蕾舞,观点尤其贴切。她对光明的看法与吕塞朗相似,她说,光明是内在的,甚至可以听到。

在感官转移方面,吕塞朗和梅科伊的观点相辅相成。探讨光明时,吕塞朗经常使用与其他感官有关的词汇,如“行进中的肌肉运动”和“岩洞内的回声”等。在各种声音中,他对语言的感觉可能更为强烈,更具有意义。人的语言好比光明溪水中流淌出来的欢快曲调,是人类的基本精华,通过语言他能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对于吕塞朗,语言是心灵感受中最接近光明的东西。

对我来说,吕塞朗和梅科伊对失明世界的表达与匈牙利籍的伦敦盲人艾尔伯特·沃伊道的说法更易理解。后者认为,了解人一般是通过声音,但有时对方甚至不用开口。他说,他的直觉来自颜色:黄色说明对方是骗子;白色代表性情粗暴;蓝色代表伪君子;而红色则是真诚与体贴的象征。

韦德·梅塔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人物。作为印度人,他的看法本该与吕塞朗相似,但由于他在远

离印度的地方长大(其多卷本自传取名《异国他乡》),因此作品中很少出现有关心灵感受方面的描写。他双目失明,远离家人,他所熟悉的声音很快便从记忆中消失得一干二净。他在阿肯色州的一所盲人学校读中学,后来到加利福尼亚的波摩拿学院读大学,最后在牛津大学毕业。梅塔称得上是一位讲究实际的世界公民。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看”世界的方法。他能在克拉雷蒙的街道或在西雅图的湖边同女友一起骑自行车。然而,每当他想到他对女友衣服的颜色一无所知或看不到她的容貌时,恼怒和遗憾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另一个与我有关的人是波托克,他住在新英格兰,是一位热情洋溢的波兰籍画家(有人曾把他比作约瑟夫·阿伯斯)。他喜欢读克鲁泡特金3的作品,醉心于贝多芬的四重奏。他和梅塔一样性格开朗,说自己属于那种喜欢航空港的人,因为那里是“运动创造危险与巧合的所在”。

我和波托克产生共鸣的原因部分在于我们都是逐渐失明的。他患是视网膜色素炎,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病在他所属的波兰籍犹太人中较为常见,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特殊的染色体所致。逐渐看不清颜色和形状给他带来了巨大灾难,其可怕程度比我更甚,因为他是画家。我们都曾领教过一些野蛮的疗法。我接受的蜜蜂疗法仅限于嘴唇,似乎还有点儿科学道理,而他的却更加肆无忌惮。这齣悲喜剧是伦敦的一位疯狂的女人一手导演的。她放出了无数蜜蜂蜇在他头上和脖子上乱蜇一气,直到他拼命讨饶为止。

视力所剩无几时,他和其他14位新近失明的成年患者在马萨诸塞州牛顿市的一家康复中心接受了为期四个月的训练。他们的一位培训教师以前曾是雕塑家,最早学过艾尔·格列柯4的绘画,脾气粗暴而富有才气。他要求他的学生对看不见的事物进行形象思维。学生们像梅塔骑自行车一样,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物体或环境之上,调动所有感官,利用“声音的影子”辨别事物。“要记住颜色,”他说,“要积极地、有意识地回忆颜色。要做精神健美操,使脑海里重现湛蓝的天空、鲜艳的柠檬、橙子和柑桔。否则它们将永远从你的记忆里消失。”梅科伊运用了这种方法,使一切免于褪色;比尔·耶茨在新英格兰的农场上利用这种手段和消失的色彩抗争;我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并且取得了成功。

波托克的故事有很多精彩之处,而我感觉印象最深的却是涉及盲人与性的有关部分。他讲述了一个令人痛苦夜晚。他的女同学卡蒂年轻而有魅力。有一次她深夜大醉而归,情欲勃发。波托克听见她一边用导盲杆拼命抽打他的床铺,一边大叫他的名字。

我的第一感觉像是在森林里突然遇到了一只饿熊,惊慌失措,害怕得要死……我不是害怕和女人在一起,不是因为卡蒂缺乏魅力。实际上,她温柔、丰满、十分可人。但我感到窒息、害怕,因为她是盲人。面对这可怕是事实,我想大声尖叫。我想惩罚自己,想挖出自己的眼珠。

很多年来,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似乎经常碰到这个问题。例如瓦格纳就曾这样描写过一个唐璜式的人物:

他承认,他一直想和我发生一次“真正的关系”(什么意思,姑且不说),但他不擅辞令,不知如何开口。“你……为什么……为什么看不见呢……不管怎样……你……怎么会吻一个盲人女孩呢?”他语无伦次地说。

“那你就见机行事好啦,我的洛金伐尔1,”这就是瓦格纳当时所能想到一切。

希拉·霍肯是另一位盲人女士,她将一切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我是盲人,因此他不可能爱我,”她说。

拉塞尔的态度较为实际,他懂得他在社交方面所受到的局限,例如他无法对女子的容貌做出评价。“假如自己都认为自惭形秽,那么在女人的眼中还能如何呢?”

这就是他们每个人在性方面的不同遭遇:受到拒绝、忧愁烦恼、困惑不解和自惭形秽。然而,我在性方面感觉如何呢?我是怎样处理遭受拒绝和性无能的问题的呢?首先我必须指出的是,在失明与性的问题上我比他们幸运得多。我第一次的性经验是在有视力时获得的。与吕塞朗的情况不同,他童年时的性意识只能靠摸索去一点点积累。我在青春发育期和结婚时尚未失明,因此失明之后,性生活对我来说已是轻车熟路,需保持现状,在感情上没有因为陌生而感到害怕。此刻我想说的是,雪莉从未像“阳光先生”的第一任妻子那样未厌恶过盲人,或者像波托克那样采取采用惩罚手段。这一点我以后还要说,因为它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表达完的。

在此,我又一次重申我在性生活方面是个幸运儿,但仅此而已。我能比较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与我的职业和年龄有关。同失明的画家与瘫痪的运动员相比,失明给盲人大学教授带来的不便远没有他们那样严重。大学教师的工作把失明的痛苦降低到最低限度。尽管我看不见,但校园对我来说不是监狱,而是天堂。同事和学生们对我十分体谅。和在副校长埃得·布鲁格领导下的残疾学生委员会里任职一样,我在州里的一些其他组织中也担任了若干职务。社会与校园不同,必须进行调整,有时并不容易做到(例如在伯克利的会议上,

我必须清楚地了解具体的与会者)。尽管如此,我一直从事着写作和讲学的工作。我想,失明并没有严重削弱我在历史研究方面所具有的洞察力。

失明后,我至少在一个方面十分习惯。我酷爱整洁,与《自由蝴蝶》中的唐十分相像。童年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在十二岁上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我把房间里的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我喜欢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喜欢归纳段落大意。至今,我仍然在制订各种工作计划,以便随时检查。我用完圆珠笔后绝不会忘记套上笔帽儿。

有人或许认为,这一点对于任何儿童和成人来说都极难做到。《真正信徒》一书的作者埃里克·霍弗就曾说过这样的话,他是一位在沿海地区长大的哲学家。对此,我一直思考他的思想形成与其十年失明经历(他曾在五至十五岁之间失明)之间的关系。一位少年,他在书中写道,“既失去了认识世界的能力,又没有成年人特有的成熟,他渴望兴奋和欢乐,以此摆脱苦闷。”霍弗在青春发育期时恢复了视力。

因此,霍弗能够应付混乱,混乱创造了生活;他和亨利·亚当一样逃避秩序,秩序只能使人墨守成规。亚当在书中表达这种观点时,他既不年轻,也没有失明,而是一位脾气暴躁的新英格兰老人。他对秩序应该有所了解,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了盲人的想法。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自己有条不紊的生活表示怀疑,感觉出其中的不平静。我在环境上的优势隐藏了其中的不利一面,掩盖了逐渐滋生的不安。秩序形成习惯,习惯束缚创造。人一旦习惯了失明,对之应付自如,他便再也不会成为自由和具有创造性的人。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和令人忧虑的原因。

但愿我能像一位失明少年那样体验一下霍弗渴望“兴奋和欢乐”的感觉。我认识一位名叫朱迪思·萨拉戈萨的女子,她二十多岁,十岁左右失明。她说她最渴望的是自由,想上汽车就上,想游泳就去海边,随心所欲。然而,盲人的生活秩序使这一切化为乌有。

由此看来,年纪大或喜欢按步就班的人更容易适应盲人墨守成规的习惯。我本人没有多久便认识到,东西一旦放错了地方便找不到,所以把一切都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我认为这种做法和我的丰富想象一样,使我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与明眼人竞争。正如胡尔所说:“熟悉的环境、规律的事物、同样的物体、同样的人、举手投足中规中矩,这些都使盲人变得和孩子一般,对喏大的世界不知所措。”

因此,不甘寂寞的盲人总是感觉存在危险,时常担心“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心会变成恐惧”。而我几乎感觉不到这种威胁,我非常喜欢循规蹈矩,多采的世界唤不起我任何欲望,即使是性欲。如果循规蹈矩能够征服失明,我就会按步就班地将其实现。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胜利。当然,如有可能,我还是倾向于光明。正如迪伦托马斯所说:“黑暗是漫长的”。黑暗与悲伤确实存在,我永远也不会否认。我不是禁欲主义者,不是基督教科学派1的信徒。然而,失明是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不论其是否具有创造性,我必须生活。